受国际金融寒潮影响,采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应对危机、提升获利能力的捷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咨询机构都把PMI视为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面对空前的价格动荡,怎么来降低企业的采购、供应和物流成本,使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重要。
研究表明,采购成本每下降2%所带来的利润,要增加10%销售额才可以做到。大多数企业将其50%至70%以上的营业收入花在其供应商身上,而且这一比例会慢慢的高。采购成本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体和核心,而且是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尽管外购原材料、产品或服务给企业花费了大量成本,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并未认识到采购供应对于提升公司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
为此《经济参考报》就金融危机下如何提升采购管理上的水准,如何从宏观和企业层面推动中国采购现代化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记者: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采购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戴定一:毫无疑问,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公司来说确实是比较严峻的,全球企业的采购部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采购与供应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采购的目标和流程也因此而改变,压力增大。
当收入下降、成本收缩时,许多企业都把最好的机会和最高优先权赋予了采购部门,任何采购部门都成为一个主要的焦点,因为它掌握着企业利润的控制杆。CEO(首席执行官)的日程表与CPO(首席采购官)的日程表日益融合。从全球来看,减少相关成本是企业压倒一切的事情,也是CEO的主要职责。而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CPO的使命就是要在采购中减少相关成本,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危机中,二者的关注点相同,日程表愈加融合。
采购本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目标由原来保持供应的持续性向最大化成本节约转变;另外是流程发生了变化,要尽量压缩时间、快速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创新。
当然,我们要看到机会大于挑战,空前的价格动荡使采购部门可能拥有更广阔的供应市场和更深入的业务专长,从而赢得优势超过其竞争者。危机同时也是动力,CPO的能力也被展示出来。
在供应风险和开支压缩等方面,采购经理人面对着更大压力。由于危机的影响,更需要采购经理人开拓视野、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学习一流公司的先进经验。今年上半年,对采购经理人的培训需求和人才需求显著上升。
戴定一:我国在采购领域的基础是很薄弱的,按照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科尔尼、法国百优等公司的说法,要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两、三代,也就是三、四十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采购调查,从调查的最终结果来看,有三点值得特别重视:
一是几乎在采购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外资企业都走在前面,国内各类企业与之存在相当的差距,表现在理念落后、人员素质不高、采购管理粗放、缺乏统一的流程标准规范、供应商管理上的水准低、信息技术应用不普遍等等。
二是采购规模大的企业在各个层面呈现出领头羊。这也表明,企业采购的发展,与该企业的规模和所处行业的集约化程度相关。产业集约化程度高,其采购管理上的水准普遍比较先进;反之则相对落后。因此,推动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进程,在我国仍是现代化必经之路。
另外,尽管采购对于商贸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相对制造业来说,商贸企业的采购管理中等水准处于更为落后的阶段,这与大部分商贸企业的规模小、分散化等因素相关。因此,如何加快商贸流通业的改革,也是我国政府与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记者:采购管理上的水准的提升对公司来说很重要,但一般人认为采购是企业内部的事情,您怎么看呢?
戴定一:采购固然是企业内部的事,但促进采购管理的现代化并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自发行为,从宏观层面的研究和推进是必要的基础。
为什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现在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采购经理人的调查基础之上,表明了采购经理人的采购活动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基础的部分,从中能够反映未来的动向。
中国要变成全球制造强国,最重要的不是加强制造能力,而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力和控制力,在产品研制、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个大流通、大物流的链条上下功夫,采购是很重要的一环,并且与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等环节紧密关联,这里的潜力也非常巨大。
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首先是反映在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规模的公司集团的竞争力上,当前提升我国国有大公司集团的采购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既表现在提升大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上的水准,也反映在大企业对于整个行业的引导作用。
同时,采购受政策影响极大,节能、环保、国产化等政策导向对于采购行为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政府采购则更是政策的体现,例如政府采购根据需要制定一些支持民族企业、贫穷的地方、等的政策。
戴定一:国外对采购的关注与研究已有70年历史,像美国已有上百所大学设立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建立了很成熟的知识体系,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确实比较薄弱,高等院校开设采购课程或建立采购专业的非常少,从全国角度和产业角度对采购的研究凤毛麟角。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物流与采购领域内的一个行业组织,我们从2005年就根据国际标准和具体国情,推出了我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并在开展采购职业培训、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去年我们开展了全国采购调查,编辑了国内第一本采购发展报告,并着手组织专家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采购知识体系建设工作。
我认为,要推动采购领域的发展,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一是在基础层面要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采购与供应链理论知识体系,这是指导其他各方面工作的依据;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的采购集约化、规范化,应形成采购绩效评估的标准及典型解决方案,建立行业标杆,特别是推动大规模的公司、各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绩效评估,有效提升采购管理水平;
三是大力开展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我国采购领域内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升采购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与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