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底,也便是杨靖宇将军献身的一个月后,伪满日文《协和》杂志受命召开了“征伐杨靖宇座谈会”,并对参加追杀杨靖宇将军的几个当事人进行了逐个采访。
采访完成后,座谈会内容以对话方法汇编成文章,而在这篇文章中,发表了许多杨靖宇将军献身前后的细节,而将军殉国前的一言一行,时至今日再看,仍旧令人震慑。
曾任伪通化省警务厅警尉补益子理雄,参加过终究阶段围捕杨靖宇的举动,并亲眼见证了杨靖宇献身,在他的印象中,杨靖宇“武艺高强,很有脑筋,具有使部下效服才能”。
而作为益子理雄的直属上司,时任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的岸谷隆一郎,对杨靖宇的点评则只要一句话,“他是个非常了不得的人”。
这些点评,无一不证明了日军对杨靖宇的注重,也正是由于如此,在堵截和搜捕杨靖宇以及其部队时,日军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想尽了方法。
但饶是如此,日军一直摸禁绝杨靖宇以及他所带领的抗联部队到底在哪里,哪怕是加大了搜山队的数量,仍是没找到,只知道其时杨靖宇身边大约还有两百多人。
无法之下,日军一边持续加大搜山力度和频次,另一边不吝出动飞机帮忙搜捕。。
同样在其时担任伪通化省警务厅警尉补的绪方忠雄,就对采访的记者说,幸亏是有了飞机的参加和帮忙,才让他们总算找到了杨靖宇所部的精确方位。
由于日军使用飞机指引,导致抗联部队方位极简单露出,日军也会敏捷围堵而来,所以,从1940年的1月下旬至2月初,杨靖宇部每天都处在不断搬运之中,可能上一秒还在歇息,下一秒听到飞机声响,就得赶忙搬运。
到了2月5日前后,本来两百多人的部队,包含杨靖宇在内,就只剩余16人了,而且,在一次搬运中,杨靖宇还受了伤。
据伪通化省警务厅的陈述记载,在当年的2月6日,日军将杨靖宇等人追至濛江县大败山村东三公里处,而且在追击中,打伤了杨靖宇,这就导致,在杨靖宇甩开敌人的贪沿途,能看到滴在白雪上点点滴滴的血迹。
顺着这血迹,日军一路追逐,但在追了几公里后,血迹忽然没了,一起雪地上呈现了很多凌乱的足迹,分辩良久,也判别不出杨靖宇带着仅有的几个部下朝哪个方向去了。
这次跟丢,让带队的益子理雄非常懊丧,本来他觉得这次简直万无一失了,可是没有想到,仍是让杨靖宇逃了出去。
但懊丧归懊丧,搜捕使命还在持续,日军也知道杨靖宇身边没几个人了,而且依据屈服者的陈述数据显现,杨靖宇现已到了缺医少药的境地,不管是吃的喝的,仍是武器弹药,都早已告罄。
从1937年下半年开端,日军为稳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开端在原有军力基础上不断增兵,终究全体军力到达了惊人的70万人。
具有如此数量的军力后,日军对抗联加大了军事“征伐”力度,很多的“征伐队”、“搜山队”开端从各个方向“围歼”抗联。
不只如此,为了完全堵截抗联的物资供应途径,以便到达彻困死抗联的意图,日军又施行了“集团部落”、“保甲连座法”等手法,以阻隔抗联与大众的联络,紧缩抗联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抗联境况就到了极点困难的境地,武器弹药、吃穿用度,以及医药物品,根本就没有着落。
也正是由于如此,抗联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其间既有献身的,也有反叛的,到了1940年前后时,从前三万人的抗联部队,只剩余不到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中,杨靖宇部是敌人要点追击目标,也是要点防备目标,所以,对他的围捕力度在日积月累,这就导致杨靖宇的境况更是困难无比。
总归便是,到了1940年的2月中旬时,杨靖宇不只深陷重重包围之中,一起也缺医少药了。
壁虱,便是蜱虫,这种虫子以吸血为生,一旦被其咬住,口器就会牢牢咬在宿主的皮肤上,哪怕是对其惊吓也不愿撒口离去。
而且,这种虫子的嗅觉极为活络,一般在几米外就能闻到宿主气味,然后躲在树枝上或是草丛里,比及宿主经过期忽然跳至宿主身上后开端吸血。
而这种特性,恰恰是岸谷隆一郎想要的,他要求搜山队和征伐队,必须要做到“嗅觉活络”,一旦有发现,就要“咬住不放,不得放松,直到抓到停止”。在这种“壁虱战术”的搜捕下,杨靖宇的境况愈加困难,而在当年2月15日,杨靖宇差一点被敌人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