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是很多人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截止2020年底,全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但他给我们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火灾隐患。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对于这项规定,市民的了解程度如何,现在小区里,还有没有违规停放的电瓶车。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近日,福州支队针对高层建筑电动车消防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福州市马尾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执法人员对辖区部分居住小区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在马尾区某小区,消防执法人员走进一单元楼,在13层发现有住户直接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道口,陪同检查的物业相关责任人马上联系了车主。
“你好 我们是马尾消防救援大队的 这个电动车是你们的家吗”?“最近下暴雨我才拿上来 平时都没拿上来 ”,面对执法人员的问询,车主回答道。
“你就停在自己家门口 万一它充电的时候 如果说起火了 那你们的逃生通道怎么办”现场,消防执法人员解释了消防通道不能停放电瓶车的原因。对于消防执法人员的解释,车主表示理解,当场进行整改,将车辆转移,并答应不会再把电瓶车停在家门口的通道上。
“这个电动车是你的吧 您知不知道电动车不能停在疏散通道上面”?“知道啊,物业也有宣传电动车不能上楼,但我车是新的,停在下面地库怕丢啊”。这位车主以担心自己的电动车被盗为理由,干脆把车停在自家门口的消防通道上。消防执法人员耐心地向住户解释原因,并要求其现场整改。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消防检查组督促小区负责人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同时应当加强对居民楼电动车的管理。对于拒不改正的,将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据物业负责的人介绍,小区地库都有地方停,问题是部分业主嫌麻烦不喜欢往地库停。严禁电动车上楼,我们都贴了很多次公告了,但个别业主以怕电动车被偷等理由,还是经常会把电动车推到楼上。对物业管理有很强的抵触。她表示,对于电动车上楼问题,物业曾多次上门进行规劝,但是在管理和处罚过程中却遭遇了“无法可依”的尴尬。我们对此类行为进行劝阻,业主说我们管不着 那现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类规定》实施就更好了 我们这样也有依有据的 这属于违反法律行为 对我们物业也好 对他们安全也很好。
据报道,近年来,多地均发生过电瓶车进楼、进电梯后自燃,或充电时起火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今年5月10日,在四川成都,一男子推着电瓶车进电梯,在电梯门关闭的瞬间,电瓶车突然冒烟起火。3秒内火焰吞噬整个电梯间,导致婴儿在内的多人被重度烧伤。
今年8月1日,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开始实施。《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违反上述规定,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定的出台有其积极意义。
“这样的一部部门规章,不仅仅明确执法机构 明确违反相关规定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兆增讲明了规章出台的重要意义。
但是,电动车的管理,并不能一禁了之,不光有“堵”,还要有“疏”。既要禁止上楼,更要疏解楼下停放、充电问题,二者缺一不可。消防安全无小事,电瓶车管理上的不断加码,也让“电动车充电”成为很多小区居民的新刚需。该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也考验着各方的智慧。
阮承燕家住福州华润紫云府小区,电动车是她日常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搬到这个小区之前,她也为电动车的充电和停放问题而苦恼。
之前老一点的小区,比较难充上电 有些时候折腾半小时 也充不进去 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弄 加上夏天天气有比较热 所以只有把车子扛到楼上去充电了
现在,新规规定了电动车不上楼,那就只能解决在楼下安全充电的问题。在这个小区的电动车停放点,新安装了便民共享智能充电站,并自带过载、漏电防护装置,还配套建设了消防设施,这也极大的提升了电动车充电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智能充电桩的安装,既为日常充电提供了方便,也排除了安全风险隐患。小区共安装200多个充电端口,300多个电瓶车停车位,基本能够很好的满足社区居民充电需求。
“因为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小区 它管理比较严 还有就是充电较为方便 基本就是我花个几分钟时间 就能充上电了 还有停车也很便捷 跟之前住的小区是不一样的 所以放在楼下 它也有摄像头 比较安心”。阮成燕对智能充电桩建设表示满意。
“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配建 可以轻松又有效引导小区居民主动地将车辆停放在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充电 避免电动车进入大堂 还有入户充电 避免电动车引起的安全风险隐患 从源头上保障小区居民安全 同时也比较规范了小区电动车的充电管理”。该社区物业负责人张樱介绍了工作做法。
眼下,福州有更多的小区正在改造或者新建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加紧配套措施的建设,让停放场所和充电桩成为标配,逐步解决居民的停放和充电后顾之忧,这也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停放和充电难题,让电动自行车难以上楼,不再入户。
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看起来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切是关系到消防安全的大事,在相关问题的治理上,我们能看到制度的刚性、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种种手段,为的就是把电动车堵在有安全股隐患的地方之外,但光是“堵”是不够的,还要“疏”,所以我们也看到,慢慢的变多规范的电动车充电站建起来了,疏堵结合,不仅是电动车管理的实用之策,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